首页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数据>正文

降息!1年期LPR降10个基点,5年期不变,有何影响?分析来了

2023-08-21 12:27:3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继6月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再度迎来下调,但5年期以上品种不变超乎市场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8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20%,按兵不动。


【资料图】

LPR下调已有预期

此前的8月15日,三大关键政策利率同日“降息”,货币政策释放出暖意。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常备借贷便利利率(SLF)多个品种分别下调15个基点、10个基点、10个基点。

由于LPR是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在8月15日MLF利率下调15个基点的背景下,市场对8月LPR调降已基本形成共识,但5年期以上LPR按兵不动超乎市场预期。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8月MLF利率下调,21日公布的LPR报价也将跟进调整,其中5年期以上LPR报价可能下调幅度更大。

国君宏观此前也分析,根据根据MLF-LPR利差来看,预计1年期、5年期LPR分别较MLF多出5、10BP左右的调降空间。由于MLF利率单次调降步长加码,不排除5年期LPR降息步长超过15bp的可能。原因在于,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1年期LPR一共下调9次累计76bp,5年期以上品种共下调7次累计65bp,5Y-1Y LPR利差已从90bp收窄到65bp,但距离过去“底部”还存在10bp左右的空间。

LPR全称Loan Prime Rate,为银行贷款提供定价参考。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1年期LPR通常是银行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流动性贷款的参考基准,5年期以上LPR则是中长期贷款的参考基准,比如企业中长期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

随着1年期LPR进一步下调,与LPR紧密相连的各项短期贷款利率也将迎来新一波调整。比如企业短期融资、消费贷等利率都将下降,这将直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刺激个人信贷需求,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

央行等三部门最新部署

此次LPR下调也符合目前政策导向。

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电视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金融部门要继续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要求,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在贷款方面,会议表示,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会议再次重申“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并同时提出,要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秩序,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

王青认为,“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主要是指当前新、老房贷利差偏大,接下来将启动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遏制“提前还贷潮”,稳定房贷市场秩序。现在的关键是下调幅度。

王青进一步指出,对于银行在利息方面的损失,可通过引导银行适度下调存款利率等方式部分弥补,现在也具备这样的条件。这将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推动银行较快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这也是本次会议再度强调“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的一个指向。

而就在几天前,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传达了稳地产、稳商业银行利润、稳汇率的“三稳”信号。相比于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季度报告在指出“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的同时,新增强调“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编辑|卢祥勇 易启江

校对|段炼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VCG11445531670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行网站、每经App、第一财经、上观新闻

外汇前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外汇前线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外汇前线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外汇前线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外汇前线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外汇前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外汇前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相关内容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Copyright @ 2001-2020 www.whq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外汇前线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注明出处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